生活的里子

翻出生活的里子,真实便掉落一地。

读《五百年来王阳明》感想:坚守人本主义

  郦波的《五百年来王阳明》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,带领读者回顾了王阳明不平凡的一生,是一本别具一格的人物传记,也是一本阳明心学的入门之书。
  作者在全书行文一半的时候,鲜明地指出了“物先人后”的困境和毛病。那就是把事物放在前面,把事物都“格物致知”格完了,最后肯定能够发现“道”;但把人心放在事物之后,就会渐渐失去人本主义精神,失去以人为本的精神。在当代和可以预见的未来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生物科技等带来的最大冲击,从根本上讲是价值危机,它们尖锐地把挑战甩在我们面前:以人为本能持否?人本主义遭遇的挑战如此显而易见,雅克·巴尔赞在《从黎明到衰落——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,1500年至今》,尤瓦尔·赫拉利在《简史》三部曲中,都进行了系统的描述。我们能不能够渡过这个危机,在于能否找到新的精神支点,能否再次讲好人类故事、重塑整个世界。作者通过对阳明心学的研读,给出了他的答案,那就是:回归本心,回归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那种智慧、道德与灵性的自觉,从中吸取人类文明史有史以来一以贯之的光明力量,以此来坚守人本主义。作者认为,这正是王阳明提出的“致良知”。
  从人类议题回到个人生活,我们每个人也都追求生活的价值充盈以及由此获得的幸福感。王阳明晚年经常讲一句口头语,叫“常快活是真功夫”。要做到这样,既要做到孔子讲的“随心所欲不逾矩”,又要做到孟子讲的“不动心”,是很高的人生境界,必须在各种磨砺中达致,是不容易实现的。
  王阳明有“四句教”:无善无恶是心之体,有善有恶是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如若大多数人都能够以坚守人本主义为善之本,内心不动如山,一生为善去恶、精进不息,个人必将是“此心光明”的,族群、人类的未来也必将是光明的。

评论
热度 ( 6 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生活的里子 | Powered by LOFTER